跨越文化與藝術的獨特魅力 蝶映藝術Kyla Art Gallery驚艷德國Discovery Art Fair
- Peter Chou
- 2024年11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蝶映藝術Kyla Art Gallery,二次踏上德國Discovery Art Fair的舞台,為唯一個台灣展商,代理紐西蘭、德國、台灣、香港的藝術家們,在眾多德國當地畫廊中顯得格外突出,新任歐洲藝術博覽會策展人由兩位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校友 Sven Krahl 與老仲明共同擔任。他們以留白的作品陳列和深刻的理念贏得當地民眾的一致讚賞。從當地到遠道而來的藝術愛好者無不被展出的作品深深吸引,這些作品在形式和風格上多樣化,然而它們彼此間又透出一種共鳴,像是跨越語言和文化的共通語言,在法蘭克福的展示廳裡述說著一段段故事。
在展會開幕當天,許多藝評人駐足於德國藝術家Sven Krahl 的作品前。同為本次策展人,他的設計語言簡約而不失深刻,所採用的線條和手繪形狀直擊觀者的視覺神經。Sven強調「再資源化」的理念,從材料的選擇到成品的製作,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帶有對環境的深刻關懷。
當地觀眾評論道:「Sven的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當代世界資源危機的沉重提醒。他將這樣一個複雜而迫切的議題,通過簡約而充滿張力的線條和色彩傳達出來,令人動容。」
隨著展場的觀眾逐漸增多,就讀台北天母美國學校年僅高中的攝影師Camille Lin的作品也開始吸引大量目光。他與2011 Pulitzer Prize 普立茲攝影獎得主John J.Kim 學習攝影,所捕捉的影像似乎帶有一種魔力,彷彿能夠將觀眾帶回到他們童年的記憶裡。那種濃厚的懷舊情懷,讓人不禁想起純真的時光。一位參觀者激動地說道:「Camille的照片像是時光的顯影劑,讓我們停下腳步,去感受過往美好。」
香港雕塑家May Yeung的作品成為場內熱議話題,擁有豐富的國際獲獎經歷,如青年夢想實踐家獎、文化創意產業大獎、十大青少年藝術家、台北當代藝術館蜷川實花民選獎等。 策展人Eylot老仲明感嘆道:「May Yeung的作品不是簡單的藝術品,更像是一個精神庇護所,讓人們有機會重新回歸自我,與自然對話。」此外,她身為「藝術有嘉」(AoMYF)慈善機構的創辦人與總監,致力於透過藝術賦能本地弱勢群體,促進跨代和諧與夢想實現,這份使命也體現於她的創作之中。
辜琪鈞,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是首位獲得膠彩工藝新型專利的當代藝術家。 策展人盛讚道:「辜琪鈞在作品中成功地捕捉了色彩與材質之間的靈性互動,這種融合的表達方式讓東方藝術焕然一新。」此外,她曾獲得博藝畫廊新秀獎,並多次擔任國家藝術獎評審和國際藝術獎的評委。她與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包括統一集團、哈根達斯、CAMA CAFE等,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與啟發。
紐西蘭藝術家 Theresa K.W. Lo 以其鮮豔的水墨作品在國際舞台上備受矚目。她的創作靈感源於對自然的深刻觀察,尤其是對花草與昆蟲的細膩描繪,讓她能夠將微小生命的美感融入傳統水墨藝術之中。Theresa 對書畫藝術懷有深厚的熱愛,她筆下的花蝶栩栩如生,既呈現了自然的優雅,也賦予中國傳統書畫在國際上新的活力。
這次參展蝶映藝術也收穫了不小的成就,不僅現場受到葡萄牙藝博會負責人的邀請,Discovery Art Fair的策展人更是盛情邀請蝶映藝術參加明年科隆的盛會。 透過這些充滿靈感與創意的作品,蝶映藝術展示了各國藝術家的無限可能性,也讓德國觀眾和國際藝評人感受到當代藝術的深層力量。
1、新頭條
2、蕃薯藤
3、owlting
4、Cool生活誌
5、勢傳媒
6、睿傳媒
7、pchome
8、LTV
9、屏東時報
10、臺灣郵報
12、走遊
13、享民頭條
Frankfurt Stadtanzeiger
Munich Neue Presse
Europa Einer
Firmen Gate
Business Nachrichten
Nachrichten Media
Deutschen Me
DE Presse Now
Firmen Presse
Business Press 24
TimesNewswire
Comments